四川碳钢淬火油价格表_四川碳钢淬火油价格
1.45号钢和40Cr有什么区别
2.请问现时的冷却方法总的来说有几种?原理、优点等又分别是什么
3.40cr淬火硬度在hrc45一50属于正常范围吗
4.感应加热淬火高碳钢后回火时对温度有没有要求?
5.为什么单介质淬火形状简单的碳钢件放在水中淬火,合金
6.常用的淬火介质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40Cr淬火850℃,油冷;回火520℃,水冷、油冷。40Cr表面淬火硬度为52-60HRC,火焰淬火能达到48-55HRC。
(一)轴类零件的毛坯 轴类零件可根据使用要求、生产类型、设备条件及结构,选用棒料、锻件等毛坯形式。对于外圆直径相差不大的轴,一般以棒料为主;而对于外圆直径相差大的阶梯轴或重要的轴,常选用锻件,这样既节约材料又减少机械加工的工作量,还可改善机械性能。
根据生产规模的不同,毛坯的锻造方式有自由锻和模锻两种。中小批生产多用自由锻,大批大量生产时用模锻。
(二)轴类零件的材料 轴类零件应根据不同的工作条件和使用要求选用不同的材料并用不同的热处理规范(如调质、正火、淬火等),以获得一定的强度、韧性和耐磨性。
40Cr是轴类零件的常用材料,它价格便宜经过调质(或正火)后,可得到较好的切削性能,而且能获得较高的强度和韧性等综合机械性能,淬火后表面硬度可达45~52HRC。
40Cr等合金结构钢适用于中等精度而转速较高的轴类零件,这类钢经调质和淬火后,具有较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轴承钢GCr15和弹簧钢65Mn,经调质和表面高频淬火后,表面硬度可达50~58HRC,并具有较高的耐疲劳性能和较好的耐磨性能,可制造较高精度的轴。
精密机床的主轴(例如磨床砂轮轴、坐标镗床主轴)可选用38CrMoAIA氮化钢。这种钢经调质和表面氮化后,不仅能获得很高的表面硬度,而且能保持较软的芯部,因此耐冲击韧性好。与渗碳淬火钢比较,它有热处理变形很小,硬度更高的特性。
40Cr广泛用于机械制造,这种钢的机械性能很好。但是这是一种中碳钢,淬火性能并不好,40Cr可以淬硬至HRC42~46。所以如果需要表面硬度,又希望发挥40Cr优越的机械性能,常将40Cr表面渗碳淬火,这样就能得到需要的表面硬度。
45号钢和40Cr有什么区别
LT-2000水基淬火液是公司科研人员与多名中国权威热处理专家共同研发生产,并与2010年成功使用于中国歼-20战斗机零部件热处理,是您淬火液的首选!
该产品为浅**半透明液体,由聚醚类高分子材料添加多种防锈、防腐等优质添加剂精制而成,对水有逆溶性。它克服了水冷却速度快,易使工件开裂,油品冷却速度慢,淬火效果差且易燃等缺点。在热处理得到广泛应用,使用LT-2000水基淬火液,能有效改善工作环境,提高零件的淬火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是您淬火液的首选产品!
主要技术指标
产品原理:
淬火液中的主要成分具有一定的逆溶性,工件加热入淬火槽时800℃-900℃的高温会使淬火液的主要成分析出,包裹在工件的表面,热量通过包在表面上的聚合物膜才能散入淬火液中,此时淬火液的冷却速度在高温区比水慢使工件不容易开裂(蒸汽膜阶段),淬火剂使用浓度越大,包膜就越厚,冷速就越慢;接着进入沸腾冷却阶段,随着温度的降低淬火剂又回溶到水里,包膜打破,冷速变快,开始对流冷却阶段。因此,聚合物薄膜的存在可以减慢淬火冷却速度。薄膜越厚,冷却速度越慢,薄膜越薄,冷却速度越快。淬火工件表面的聚合物包膜厚度可以通过改变LT-2000水基淬火液的浓度来调节,淬火液的浓度越高,淬火时工件表面的聚合物包膜越厚,淬火时冷却速度越慢。淬火液的浓度越低,淬火时在工件表面形成的包膜越薄,淬火冷却速度越快。因此可以通过改变浓度获得从水到油的任何冷却速度的淬火介质,来满足不同热处理的需要。
在众多淬火介质中,LT-2000水基淬火液具有以下优点:
1、安全环保 ,LT-2000水基淬火液完全不燃烧,无火灾危险,无毒,无油烟,使工作环境大大改善,满足环保部门对企业的环保要求
2、通过控制淬火液的浓度,可以得到近于水到油之间的冷却速度,以满足不同材料和工件的淬火要求。
3、操作成本大幅降低,通常工件的P淬火液成本仅相当于淬火油价格的20%左右。
4、由于LT-2000水基淬火液比热容与水比热容相近(比淬火油散热速度快很多),可以提高车间的生产量,进而使企业效益比以前得以提高。
5、 淬硬层深,淬火硬度均匀无软点,大幅减少淬火变形和开裂的倾向,对低、中碳钢感应及大件淬火尤其适用。
6、 对工件无腐蚀,且有短期防锈作用,使用寿命长,不易老化变质,淬火后的工件可不清洗直接回火。
7、 LT-2000水基淬火液的浓度测试易测易控,维护和保存特别简单。
8 本淬火液在使用中,带出量少,使用成本低,综合经济性好。
适用范围:
1、可用于碳素钢、低合金钢、渗碳钢、弹簧钢、轴承钢等的淬火
2、适用于开口式淬火槽、连续炉、淬火槽外设的多用炉作整体浸淬、感应加热淬火等
3、锻件、棒材、型材以及铸钢件的淬火及锻后余热淬火
4、传动零件的整体侵入淬火和表面喷淋冷却
5、汽车弹簧(板簧)、螺栓、螺帽、螺丝及自攻螺丝的淬火
6、夹钳、扳手及其它手工工具的淬火
7、连续炉加热渗碳碳氮共渗的小工件的淬火(自行车零件,链条等)
8、曲轴、凸轮轴、小齿轮轴、齿轮、花键轴、轴销、联轴、锯片、导轨等零件的表面淬火
9、农用机械零件的淬火
10、工程机械高强度零部件的淬火
11、铝合金的固溶处理也是特别适用的
12、石油器具热处理
13、本水性淬火液不适用于有二次硬化特性的钢件(如冷热模具钢和高速钢)。
14、本淬火液一般不适用于经过盐浴炉加热后的工件。
15、在成批工件淬火时,同批工件之间应保持足够的距离,或以分散撒入方式进入淬火液中。
莱芜力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请问现时的冷却方法总的来说有几种?原理、优点等又分别是什么
45号钢和40Cr有什么区别如下:
1、含碳量
40Cr这种材料的含碳量为0.37%~0.44%,比45钢(0.42%~0.50%)略低。
2、价格不同
由于40Cr的价格比45钢贵一半左右,所以出于经济性的考虑能用45钢的就不用40Cr。
3、淬透性不同
区别就在于热处理以后。Cr在热处理中的主要作用是提高钢的淬透性。由于淬透性提高,淬火(或调质)处理后40Cr的强度、硬度、冲击韧性等机械性能也明显比45钢高。
4、开裂倾向不同
但也是由于淬透性强,在淬火时40Cr的内应力也就比45钢大,同样的条件下40Cr材料的工件开裂倾向也就比45钢材料的工件大。
扩展资料:
40Cr是我国GB的标准钢号,40Cr钢是机械制造业使用最广泛的钢之一。调质处理后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良好的低温冲击韧性和低的缺口敏感性。钢的淬透性良好,水淬时可淬透到Ф28~60mm,油淬时可淬透到Ф15~40mm。
这种钢除调质处理外还适于氰化和高频淬火处理。切削性能较好,当硬度为174~229HB时,相对切削加工性为60%。该钢适于制作中型塑料模具。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40Cr
百度百科-45钢
40cr淬火硬度在hrc45一50属于正常范围吗
----------《制冷方法》---------------
本篇提示:
要求掌握:"制冷"的定义;蒸气压缩式制冷、蒸气吸收式制冷、蒸气喷射式、吸附式制冷、热电制冷、气体膨胀制冷、绝热放气制冷和气体涡流制冷等制冷方法的热力学原理,系统组成,制冷循环及制冷机特性的理论分析和计算。
* * * *
制冷技术是为适应人们对低温条件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制冷作为一门科学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内将某物体或流体冷却,使其温度降到环境温度以下,并保持这个低温。 这里所说的"冷"是相对于环境而言的。灼热的铁放在空气中,通过辐射和对流向环境传热,逐渐冷却到环境温度。它是自发的传热降温,属于自然冷却,不是制冷。制冷就是从物体或流体中取出热量,并将热量排放到环境介质中去,以产生低于环境温度的过程。 机械制冷中所需机器和设备的总合称为制冷机。制冷机中使用的工作介质称为制冷剂。制冷剂在制冷机中循环流动,同时与外界发生能量交换,即不断地从被冷却对象中吸取热量,向环境排放热量。制冷剂一系列状态变化过程的综合为制冷循环。为了实现制冷循环,必须消耗能量。所消耗能量的形式可以是机械能、电能、热能、太阳能或其它可能的形式. 制冷技术的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方面:
①研究获得低温的方法和有关的机理以及与此相应的制冷循环,并对制冷循环进行热力学的分析和计算。
②研究制冷剂的性质,从而为制冷机提供性能满意的工作介质。机械制冷要通过制冷剂热力状态的变化才能实现。所以,制冷剂的热物理性质是进行循环分析和计算的基础数据。此外,为了使制冷剂能实际应用,还必须掌握它们的一般物理化学性质。
③研究实现制冷循环所必须的各种机械和技术设备,包括它们的工作原理、性能分析、结构设计,以及制冷装置的流程组织、系统配套设计。此外,还有热绝缘问题,制冷装置的自动化问题,等等。
1.1 物质相变制冷
本章提示:
重点掌握:蒸气压缩式制冷和蒸气吸收式制冷的热力学原理,系统组成,制冷循环及制冷机特性的理论分析和计算。
一般掌握:蒸气喷射式、吸附式制冷的制冷方法。
* * * *
物质有三种集态气态、液态、固态。物质集态的改变称之为相变。相变过程中,由于物质分子的重新排列和分子热运动速度的改变,会吸收或放出热量。这种热量称作潜热。物质发生从质密态到质稀态的相变是将吸收潜热;反之,当它发生有质稀态向质密态的相变时,则放出潜热。
物质相变制冷是利用液体在低温下的蒸发过程及固体在低温下的熔化或升华过程向被冷却物体吸收热量---即制冷量。因此,相变制冷分为液体气化制冷与固体熔化与升华制冷,由于液体自身具有流动性,液体气化制冷是广泛应用的。液体汽化成蒸气的过程吸收热量,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为了使其连续不断地工作,成为一个循环,便必须使制冷剂在低压下蒸发汽化、蒸气升压、高压气体液化和高压液体降压。
蒸气压缩式制冷、吸收式制冷、蒸气喷射式和吸附式制冷都具备上述四个基本过程,属于液体汽化制冷。
1.1.1制冷的基本热力学原理
从热力学角度说,制冷系统是利用逆向循环的能量转换系统。按补偿能量的形式(或驱动方式),前面所提及的制冷方法归为两大类:以机械能或电能为补偿的和以热能为补偿的。前者如蒸气压缩式、热电式制冷机等;后者如吸收、蒸气喷射、吸附式制冷机等。两类制冷机的能量转换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制冷机的能量转换关系
(a) 以电能或机械能驱动的制冷机 (b) 以热能驱动的制冷机
热力学关心的是能量转换的经济性,即花费一定的补偿能,可以收到多少制冷效果(制冷量)。为此,对于机械或电驱动方式的制冷机引入制冷系数来衡量;对于热能驱动方式的制冷机,引入热力系数
来衡量。 (1) (2)
式中 ----- 制冷机的制冷量;
―― ------ 冷机的输入功;
―― ----- 驱动热源向制冷机输入的热量。
国外习惯上将制冷系数和热力系数统称为制冷机的性能系数COP(Coefficience of Performance)。我们要研究一定条件下COP的最高值。
对于电能或机械能驱动的制冷机,参见图1(a)。制冷机消耗功w实现从低温热源(被冷却对象,温度 )吸热,向高温热源(通常为环境,温度
)排热。定两热源均为恒温热源,向高温热源的排热量为 ,由低温热源的吸热量(即制冷量)为 ,制冷机为可逆循环。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有
(3)
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在两个恒温热源间工作的可逆机,一个循环的熵增等于零,即
(4)
将式(3)代入式(4)得
即 (5)
由定义式(1),则可逆制冷的制冷系数为
(6)
式(6)说明:①两恒温热源间工作的可逆制冷机,其制冷系数只与热源温度有关,而与制冷机使用的制冷剂性质无关。② 的值与两热源温度的接低程度有关, 与
越接近( / 越小),则 越大;反之 越小。实际制冷机制冷系数 随热源温度的变化趋势与可逆机是一致的。
对于以热能驱动的制冷机,参见图 。制冷机从驱动热源(温度为 )吸收热量
作为补偿,完成从低温热原吸热,向高温热源排热的能量转换。我们定驱动热源也是恒温热源,其它定同前。那么类似地推导热能驱动的可逆制冷机的性能系数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有:
(7)
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循环中
即
(8)
利用式(7), (8)和定义式(2)得出,热能驱动的可逆制冷机的热力系数 (9)
上式右边的第一个因子就是上面导出的在 , 温度之间工作的可逆机械制冷机的制冷系数 ;而第二个因子 则是在 ,
温度之间工作的可逆热发动机的热效率。故它相当于用一个可逆热机,将驱动热源的热量 转换成机械功 , = 再由 去驱动一个可逆机械制冷机。见图2。这说明 与
在数量上不具备可比性,因为补偿能 与 的品位不同。
图2 热能驱动的制冷机等价关系图
式(9)同样说明,热能驱动的可逆制冷机的性能系数(或热力系数)也只与热源的温度 , 和 有关,而与工质的性质无关。 越高(驱动热源的品位越高)、 与
越接近,则 越大;反之, 越小。
式(6)和式(9)给出一定热源条件下制冷机性能系数的最高值 ,
。故它们是价实际制冷机性能系数的基准值。实际制冷机循环中的不可逆损失总是存在的,其性能系数COP恒小于相同热源条件下可逆机的性能系数COPc。用制冷循环效率
评价实际制冷循环的热力学完善程度(与可逆循环的接近程度), 又叫制冷循环的热力完善。定义
(10)或 (机械能或电能驱动的制冷机) (11a) (热能驱动的制冷机)
(11b)恒有 (12)
越大,说明循环越好,热力学的不可逆损失越小;反之, 越小,则说明循环中热力学不可逆损失越大。
性能系数COP和热力完善度
都是反映制冷循环经济性的指标。但二者的含义不同,COP反映制冷循环中收益能与补偿能在数量上的比值。不涉及二者的能量品位。COP的数值可能大于1、小于1或等于1。COP的大小,对于实际制冷机来说,与工作温度、制冷剂性质和制冷机各组成部件的效率有关;对于理想(可逆)制冷机来说,只与热源温度有关。所以用COP值的大小来比较两台实际制冷机的循环经济性时,必须是同类制冷机,并以相同热源条件为前提才具有可比性。而
则反映制冷机循环臻于热力学完善(可逆循环)的程度。用
作评价指标,使任意两台制冷机在循环的热力学经济性方面具有可比性,无论它们是否同类机,也无论它们的热源条件相同或是不同。
1.1.2 物质相变制冷概述
冰相变冷却
冰相变冷却是最早使用的降温方法,现在仍在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农业、科学研究等各种领域。冰融化和冰升华均可用于冷却。实际主要是利用冰融化的潜热。
常压下冰在0摄氏度融化,冰的汽化潜热为335kj/kg。能够满足0摄氏度以上的制冷要求。
冰冷却时,常借助空气或水作中间介质以吸收贝冷却对象的潜热。此时,换热过程发生在水或空气与冰表面之间。被冷却物体所能达到的温度一般比冰的溶解温度高5-10摄氏度。厚度10厘米左右的冰块,其比表面积在25-30平方米/立方米之间。为了增大比表面积,可以将冰粉碎成碎冰。水到冰的表面传热系数为116W/(平方米*K)。空气到冰表面的表面传热系数与二者之间的温度差以及空气的运动情况有关。
冰盐相变冷却
冰盐是指冰和盐类的混合物。用冰盐制作制冷剂可以获得更低的温度。
冰盐冷却是利用冰盐融化过程的吸热。冰盐融化过程的吸热包括冰融化吸热和盐溶解吸热这两种作用。起初,冰吸热在0摄氏度下融化,融化水在冰表面形成一层水膜;接着,盐溶解于水,变成盐水膜,由于溶解要吸收溶解热,造成盐水膜的温度降低;继而,在较低的温度下冰进一步溶化,并通过其表层的盐水膜与被冷却对象发生热交换。这样的过程一直进行到冰的全部融化,与盐形成均匀的盐水溶液。冰盐冷却能到达的低温程度与盐的种类和混合物中盐与水的比例有关。
工业上应用最广的冰盐是冰块与工业食盐NaCl的混合物。
干冰相变冷却
固态CO2俗称干冰。
CO2的三相点参数为:温度-56摄氏度,压力0.52MPa。干冰在三相点以上吸热时融化为液态二氧化碳;在三相点和三相点一下吸热时,则直接升华为二氧化碳蒸气。
干冰是良好的制冷剂,它化学性质稳定,对人体无害。早在19世纪,干冰冷却就用于食品工业、冷藏运输、医疗、人工降雨、机械零件冷处理和冷配合等方面。
其他固体升华冷却
近代科学研究中心为了冷却红外探测器、射线探测器、机载红外设备等的需要。用了固态制冷剂升华的制冷系统。其制冷温度取决于固体的种类、系统中的压力和被冷却对象的热负荷。通过改变升华气体的流量来调节系统中的被压和温度,就可以保持一个特定的温度。这种制冷系统的工作寿命由固体制冷剂的用量和被冷却对象的热负荷决定,有达1年之久的。固体升华制冷的主要优点是升华潜热大,制冷温度低,固体制冷剂的贮存密度大。
液体蒸发制冷
液体气化形成蒸汽,利用该过程的吸热效应制冷的方法称液体蒸发制冷。
当液体处在密闭的容器内时,若容器内除了液体和液体本身的蒸汽外不含任何其它气体,那么液体和蒸气在某一压力下将达到平衡。这种状态称饱和状态。如果将一部分饱和蒸汽从容器中抽出,液体就必然要再气化出一部分蒸汽来维持平衡。我们以该液体为制冷剂,制冷剂液体气化时要吸收气化潜热,该热量来自被冷却对象,只要液体的蒸发温度比环境温度低,便可使被冷却对象变冷或者使它维持在环境温度下的某一低温。
为了使上述过程得以连续进行,必须不断地从容器中抽走制冷剂蒸汽,再不断地将其液体补充进去。通过一定的方法将蒸汽抽出,再令其凝结为液体后返回到容器中,就能满足这一要求。为使制冷剂蒸气的冷凝过程可以在常温下实现,需要将制冷剂蒸气的压力提高到常温下的饱和压力,这样,制冷剂将在低温低压下蒸发,产生制冷效应;又在常温和高压下凝结向环境温度的介质排放热量。凝结后的制冷剂液体由于压力较高,返回容器之前需要先降低压力。由此可见,液体蒸发制冷循环必须具备以下四个基本过程:制冷剂液体在低压下气化产生低压蒸汽,将低压蒸汽抽出并提高压力变成高压气。将高压气冷凝为高压液体,高压液体再降低压力回到初始的低压状态。其中将低压蒸汽提高压力需要能量补偿。
1.1.3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
要求掌握:专业术语(如制冷量、单位质量制冷量、单位体积制冷量等);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特点及工作过程,压焓图,理论制冷循环的定义和热力计算,影响实际制冷循环的因素,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的变化对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机性能的影响,制冷剂和载冷剂的定义、性质和使用的温度范围;双级压缩制冷循环中最常见的两种循环方式的流程和热力计算,中间压力的确定;复叠式制冷循环的流程和热力计算。
* * *
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组成,用管道将它们连接成一个密封系统。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器内以低温与被冷却对象发生热交换,吸收被冷却对象的热量并气化,产生的低压蒸汽被压缩机吸入,经压缩后以高压排出。压缩机排出的高压气态制冷剂进冷凝器,被常温的冷却水或空气冷却,凝结成高压液体。高压液体流经膨胀阀时节流,变成低压低温的气液两相混合物,进入蒸发器,其中的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蒸发制冷,产生的低压蒸汽再次被压缩机吸入。如此周而复始,不断循环。
蒸气压缩式制冷机是得到最广泛应用的制冷机,因此它是本书的重点内容之一。
可逆制冷循环
逆卡诺制冷循环
定义:设有恒温热源和恒温热汇,其温度分别为TL 和TH ,在这两个温度 之间的可逆制冷循环是卡诺制冷循环。卡诺制冷循环的原理图如下所示:
图1 逆卡诺循环
劳伦茨循环
劳仑兹循环热源的热容量是有限的,在与制冷工质进行热量交换过程中,热源的温度也将发生变化,即被冷却物体(冷源)的温度将逐渐下降,环境介质(热源)
的温度将逐渐上升。为了达到变温条件下耗功最小的目的,应使制冷工质在吸、
排热过程中其温度也发生变化,而且变化趋势与冷、热源的变化趋势完全一样,使制冷工质与冷、热源之间进行热交换过程中的传热温差始终为无限小,没有不可逆换热损失,
另外两个过程仍分别为可逆绝热压缩与可逆绝热膨胀过程,如图2所示。这样,
1-2-3-4-1即为一个变温条件下的可逆逆向循环--劳仑兹循环。显然,实现这一循环所消耗 的功为最小,制冷系数达到在给定条件下的最大值。
图2 劳仑兹循环
为了表达变温条件下可逆循环的制冷系数,可用平均当量温度这一概念。若用T0m表示工质的 平均吸热温度,用Tm表示工质的平均放热温度,则
(1)
(2)
与的大小分别可用面积41562和23652表示,平均吸热温度 T0m与平均放热温度
Tm就是以熵差为底、面积分别等于41564和23652的矩形的高度。变温情况下可逆循环的制冷系数可表示为
(3)
即相当于工作在T0m,Tm 之间的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
劳伦茨循环如右图所示,循环由两个变温过程和两个等熵过程组成。
单级蒸气压缩混合工质制冷循环
制冷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冷却介质和被冷却物体的温度将发生变化,冷凝器和蒸发器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因温差传热而引起的不可逆损失。为了减少这种不可逆损失,制冷工质和传热介质之间应
保持尽可能小的传热温差。
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在等压下冷凝或蒸发时温度均发生变化,冷凝时温度由Tk 逐渐降低至Tk', 蒸发时温度由T0逐渐升高至T0'
,我们利用这一特性,用非共沸混合工质就可以达到减少传热温差的目的,如图3所示。极限情况下循环即变为劳仑兹循环。
图3 变温热源时逆卡诺循环
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单级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的T-S图及p-h 图如图4所示。它与纯制冷剂循环的区别仅在于制冷剂在冷凝和蒸发晨温度在不为断地变化。
(a)T-S图 (b)p-h图图4 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单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的T-S图及p-h图
用非共沸混合工质不仅可以达到节能,而且可以扩大温度使用范围。
物质相变制冷--1.1.3.2 单级蒸气压缩制冷
1.1.3.2 单级蒸气压缩制冷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组成。其工作过程如下:制冷剂在压力温度下沸腾,低于被冷却物体或流体的温度。压缩机不断地抽吸蒸发器中产生的蒸气,并将它压缩到冷凝压力,然后送往冷凝器,在压力下等压冷却和冷凝成液体,制冷剂冷却和冷凝时放出的热量传给冷却介质(通常是水或空气),与冷凝压力相对应的冷凝温度一定要高于冷却介质的温度,冷凝后的液体通过膨胀阀或其他节流元件进入蒸发器。
感应加热淬火高碳钢后回火时对温度有没有要求?
40cr淬火硬度在hrc45一50属于正常范围。
40Cr是我国GB的标准钢号,40Cr钢是机械制造业使用最广泛的钢之一。调质处理后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良好的低温冲击韧性和低的缺口敏感性。钢的淬透性良好,水淬时可淬透到Ф28~60mm,油淬时可淬透到Ф15~40mm。这种钢除调质处理外还适于氰化和高频淬火处理。切削性能较好,当硬度为174~229HB时,相对切削加工性为60%。该钢适于制作中型塑料模具。
轴类零件是机器中经常遇到的典型零件之一。它主要用来支承传动零 部件,传递扭矩和承受载荷。轴类零件是旋转体零件,其长度大于直径,一般由同心轴的外圆柱面、圆锥面、内孔和螺纹及相应的端面所组成。根据结构形状的不同,轴类零件可分为光轴、阶梯轴、空心轴和曲轴等。
轴的长径比小于5的称为短轴,大于20的称为细长轴,大多数轴介于两者之间。
轴用轴承支承,与轴承配合的轴段称为轴颈。轴颈是轴的装配基准,它们的精度和表面质量一般要求较高,其技术要求一般根据轴的主要功用和工作条件制定。
为什么单介质淬火形状简单的碳钢件放在水中淬火,合金
感应加热淬火、回火对温度都有要求的,不同的回火工艺得到不同的回火组织。
1.低温回火组织:感应加热回火温度为250-400℃,淬火马氏体分解为细小碳化物沉淀和铁素体组成的复相混合组织,这种混合组织保持板格状马氏体的外形,称为回火马氏体。回火马氏体具有高硬度、高强度、低韧性的特点。
2.中温回火:感应加热回火温度为400-600℃时,铁素体晶粒开始长大,细小的渗碳体开始聚集长大,两者仍保持板条马氏体的外形。由两相组成的混合组织称为回火托氏体、回火托氏体钢显示出高的弹性极限、屈服极限和较好的韧性。
3.高温回火组织:感应加热回火温度为600-750℃,铁素体含碳量升高,达到平衡成分并开始由片状转变为等轴状晶粒,片状渗碳体长大成粒大的晶粒。这种由等轴晶粒铁素价格政策 粗大渗碳组成的复相组织,称为回火索氏体。回火索氏体钢显示出优良的综合性能,既有一定的强度和硬度,又有良好的塑性与韧性。
总之,不同的回火工艺得到不同的回火组织,不同的回火组织具有不同的特性。低温回火组织适用于高碳工具钢;中温回火组织适用于弹簧钢;高温回火组织适用于碳素结构钢。
常用的淬火介质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为什么单介质淬火形状简单的碳钢件放在水中淬火,合金
看你用什么材料,常用的有水、水溶液、矿物油、熔盐、熔碱等
淬火介质 - 水
水是冷却能力较强的淬火介质。来源广、价格低、成分稳定不易变质。缺点是在C曲线的“鼻子”区(500~600℃左右),水处于蒸汽膜阶段,冷却不够快,会形成“软点”;而在马氏体转变温度区(300~100℃),水处于沸腾阶段,冷却太快,易使马氏体转变速度过快而产生很大的内应力,致使工件变形甚至开裂。当水温升高,水中含有较多气体或水中混入不溶杂质(如油、肥皂、泥浆等),均会显著降低其冷却能力。因此水适用于截面尺寸不大、形状简单的碳素钢工件的淬火冷却。
淬火介质 - 盐水和碱水
在水中加入适量的食盐和碱,使高温工件浸入该冷却介质后,在蒸汽膜阶段析出盐和碱的晶体并立即爆裂,将蒸汽膜破坏,工件表面的氧化皮也被炸碎,这样可以提高介质在高温区的冷却能力。其缺点是介质的腐蚀性大。一般情况下,盐水的浓度为10%,苛性钠水溶液的浓度为10%~15%。可用作碳钢及低合金结构钢工件的淬火介质,使用温度不应超过60℃,淬火后应及时清洗并进行防锈处理。
淬火介质 - 油
冷却介质一般用矿物质油(矿物油)。如机油、变压器油和柴油等。机油一般用10号、20号、30号机油,油的号越大,黏度越大,闪点越高,冷却能力越低,使用温度相应提高。
目前使用的新型淬火油主要有高速淬火油、光亮淬火油和真空淬火油三种。
高速淬火油是在高温区冷却速度得到提高的淬火油。获得高速淬火油的基本途径有两种,一种是选取不同类型和不同黏度的矿物油,以适当的配比相互混合,通过提高特性温度来提高高温区冷却能力;另一种是在普通淬火油中加入添加剂,在油中形成粉灰状浮游物。添加剂游磺酸的钡盐、钠盐、钙盐以及磷酸盐、硬脂酸盐等。生产实践表明,高速淬火油在过冷奥氏体不稳定区冷却速度明显高于普通淬火油,而在低温马氏体转变区冷速与普通淬火油相接近。这样既可得到较高的淬透性和淬硬性,又大大减少了变形,适用于形状复杂的合金钢工件的淬火。
光亮淬火油能使工件在淬火后保持光亮表面。在矿物油中加入不同性质的高分子添加物,可获得不同冷却速度的光亮淬火油。这些添加物的主要成分是光亮剂,其作用是将不溶解于油的老化产物悬浮起来,防止在工件上积聚和沉淀。另外,光亮淬火油添加剂中还含有抗氧化剂、表面活性剂和催冷剂等。
真空淬火油是用于真空热处理淬火的冷却介质。真空淬火油必须具备低的饱和蒸汽压,较高而稳定的冷却能力以及良好的光亮性和热稳定性,否则会影响真空热处理的效果。
盐浴和碱浴淬火介质一般用在分级淬火和等温淬火中。 淬火温度均匀。
淬火介质 - 新型淬火剂
有聚乙烯醇水溶液和三硝水溶液等。聚乙烯醇常用质量分数为0.1%~0.3%之间的水溶液,共冷却能力介于水和油之间。当工件淬入该溶液时,工件表面形成一层蒸汽膜和一层凝胶薄膜,两层膜使加热工件冷却。进入沸腾阶段后,薄膜破裂,工件冷却加快,当达到低温时,聚乙烯醇凝胶膜复又形成,工件冷却速度又下降,所以这种溶液在高、低温区冷却能力低,在中温区冷却能力高,有良好的冷却特性。
三硝水溶液由25%硝酸钠+20%亚硝酸钠+20%硝酸钾+35%水组成。在高温(650~500℃)时由于盐晶体析出,破还蒸汽膜形成,冷却能力接近于水。在低温(300~200℃)时由于浓度极高,流动性差,冷却能力接近于油,故其可代替水-油双介质淬火
常用的淬火介质有水、水溶液、矿物油、熔盐、熔碱等。
1、自来水和洁净的雨水作淬火介质时,其温度不得超过40℃,且水中不得混有泥土等悬浊物或肥皂水等乳浊物,以及不断上升的气泡。
2、用质量分数为5%~10%NaCl或5%~10%NaOH及3%~5%NaCO?的水溶液作淬火介质时,经彻底溶解后才能提高冷却速度和消除淬火软点。水和水溶液使用一定时间后,应根据冷却能力的减退情况适当更换,或过滤去污,或按配方比例补加新介质。
3、用全损耗系统用油作淬火介质时,油温一般控制在30~80℃。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使冷却速度减慢。油温最高不得超过80~100℃。
4、淬火油长期使用会老化。老化的火油粘度大,闪点低,不仅容易着火,而且冷却能力降低,同时淬火后不易清洗。因此,使用一定时间后应过滤、更新,或补加新油。
5、用油作淬火介质时,油槽应有良好的排烟装置和妥善的防火设施,并应定期检查其效能和可靠程度。
6、气体(包括空气、惰性气体和保护气体等)作淬火介质,适用于为了减少某些高合金钢工件的溶火变形而取的冷却方法。
7、在氯化盐浴中加热的工件,不宜直接用空气冷却,以免熔盐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而腐蚀工件表面。必要时,可以将工件表面附盐“水爆”除掉后立即取出空冷。
扩展资料
水性淬火介质的寿命长短,最主要的影响是介质的种类。比如,聚乙烯醇类的淬火介质,一般寿命不超过几个月;而P类的介质,一般多可以使用几年。
外来污染对水性介质的寿命长短影响也很大。因此,水性介质的维护管理比油性介质更应受到重视,也更费事。P淬火液可以通过去污处理而延长其整槽更换时间。
不管是水性还是油性介质,使用中都会逐渐变质,同时也都会受到污染。变质产物和外来污染物逐渐积累,都会影响到介质的使用性能。使用到一定时间后,都应当做整槽更换。据知,除只用于大型工件淬火的油外,大量处理一般中小型基础件的场合,国内外淬火油的使用寿命一般不超过三、五年。
如果不做去污处理,就是P淬火介质的整槽更换时间一般都比三、五年要短。到了应当整槽更换的时候就做整槽更换,往往能保证热处理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简化管理并减少介质消耗量,从而能降低生产成本。
百度百科-淬火介质
百度百科-单介质淬火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