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金条回收金价_民国金条哪里收购
1.民国一根金条等于现在多少钱
2.民国时俗称“小黄鱼”的金条价值多少钱,购买力如何呢?
解放前中国最流行的金条规格,主要就是“大黄鱼”和“小黄鱼”。“大黄鱼”指十两一根的金条。按旧制1斤16两,1两=500/16=31.25克,这个份量跟今天所说的1盎司黄金相差无几。所以,“大黄鱼”金条折合今天的重量就是312.5克。本来“大黄鱼”是通行的规格,富有家庭通常会存几根金条作为压箱底钱。但后来金贵银贱(民国的法币是银本位,最早一元法币就是按一枚银圆定价的),普通百姓也纷纷想买黄金,而“大黄鱼”显然太贵买不起。所以金店就铸造了1两一根的小金条(合今天的31.25克),俗称“小黄鱼”,中产家庭一般玩这个。当然还有其它重量的金条,但那就不是主流的了。
民国一根金条等于现在多少钱
民国金条主要是“大黄鱼”和“小黄鱼”。
“大黄鱼”指十两一根的金条。按旧制1斤16两,1两=500/16=31.25克,所以,“大黄鱼”金条折合今天的重量就是312.5克。“大黄鱼”是通行的规格
“小黄鱼”指1两一根的小金条(合今天的31.25克)
你去乘一下现在的金价就知道多少钱了 金价每天都在变但是大致范围不会变
民国时俗称“小黄鱼”的金条价值多少钱,购买力如何呢?
当今社会,人们购买商品时,选择的支付方式往往是纸币或电子货币。这样的钱大大方便了人们的交易,也有利于存放和整理。从长远来看,它对社会和经济发展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在上世纪初,也就是清末民初,虽然人们使用纸币,但大多数人更愿意接受金银,一种银锭、金锭等贵金属。这些贵金属深受人们喜爱。毕竟他们的保值率极高,根本不会有大的变化。正因如此,一些人特别喜欢储存金条来保存他们的财富,这是民国时期的金条。
清朝灭亡后,各大势力争夺当时世界的主权,都想取得的主导权和控制权。但在很短的时间内,各路势力势均力敌,而且当时正值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他们在占领中国领土的同时,还大肆倾销商品,实现贸易顺差,意图进行资本原始积累。此外,这些殖民侵略者还在他们自己的租界里,发行他们自己的。
这种情况一直在持续,甚至到了民国成立以后,也很难改变这种情况,因为生活在特定地区的人们已经习惯了使用本地区发行的货币,甚至当时的官方也纷纷发行自己的货币,仍然收效甚微。在抵抗这些殖民者对当地经济的破坏的同时,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不同的货币有一定的权利在市场上流通。这种情况的出现无疑造成了经济混乱,极大地影响了当地的经济。
比如当时的外国租界,一张一万元面值的钞票,刚开始还能买一头牛,但渐渐地随着钞票的贬值和通货膨胀的出现,后来只能买一袋米了。但是这还没有结束。直到最后,这样的钞票和现在的津巴布韦一样不值钱。据说只能买77粒米,老百姓要背一麻袋钱才能买到一升米,足以说明当时的通货膨胀有多严重,经济有多萧条。
对于这个复杂多变的时代,很多富商或者一些大家族不得不做出对策。毕竟他们不希望几代人积攒的钱在手中遭受巨大损失,而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尽量让自己的财富保值。
而最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一定是金银之类的贵金属。当然黄金肯定是其中最好最贵的。这种贵金属从古至今,在价值上从来没有太大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一直保持着相对稳定的考量。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时很多人热衷于储存金条,以实现财富的保值,金条分为大小金条两种。
因为黄金的颜色是金**,所以大金条俗称大黄鱼。这种金条主要是当时官方使用,准备军队,购军需等。所以这类金条很少流入民间,基本都掌握在一些上流大亨或者高官手中。这些官僚利用手中的权力掠夺财富,囤积黄金,成为对抗经济通货膨胀的主要对策。
反正今天这大金条能值多少钱?首先我们来看官方数据。按食用量计算,一根大金条的重量约为312.5克。现在一克黄金的价格大概是350~400。所以当时的一根大金条相当于现在的十几万。
说完了大金条,我们再来看看另一款规格更小的小金条。这种小金条的官方数据是一两,也就是普通大金条的1/10,价值在万元左右。这种小金条比较常见,在民间广为流传。毕竟它的价值不算太高,携带起来也比较方便。
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么小的金条。一个普通家庭想要拥有这样一根金条,往往需要几代人的积累。是的,你没听错。这种只有一两重的金条,真的需要几代人的积累,因为这些底层的人一年赚的钱也不过几两银子而已。除去日常开销,所剩无几,银价与金价相差甚远。所以,如果你想积累这么一根小金条。
也许在今天的人们眼里,这么小的一根金条不过18000元,但在当时却可以成为一个家庭的救命稻草,因为这么小的一根金条,可以维持一家三口一年的开销。在那个战乱饥荒的年代,任何人拥有这样一根小小的金条,绝对是莫大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普通人对这样一根小小的金条抱有强烈的奢望。
一般来说,民国时期的一根金条,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价值都是绝对高的,就算是天价也不过分。但从侧面也能看出当时社会大乱。这个时代的人们生活极度困苦,没有可靠的,没有足够的经济保障。
普通人缺乏经济安全感。“朱门酒肉臭,路冻死人”是常态。处于恐慌和迷茫中的人,不知道该何去何从。那些有志青年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也没有这个机会。这样的时代,无疑是一个可悲又可怜的时代。
相关问答:看过民国电视剧的人,一定对于多方势力共同认可的黄金印象深刻。无论是汉奸、特务,还是军阀、土匪,黄条,也就是俗称小黄鱼,一直他们最认可货货币。理由自然也不难理解,所谓盛世古董,乱世黄金,在军阀混战的民国,黄金自然是最保值,也是购买力最为坚挺的硬通货了。
民国金条
而民国期间,由于国民党混乱的金融政策,无论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法币还是时期的金圆券,贬值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无数百姓毕生积蓄的财产就此灰飞烟灭。因此,在时期,有钱的家庭都会备上两三根小黄鱼,一般家庭则会储备价值更低的银元,以备不时之需。
二十世纪初,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各国列强,早就已经开始使用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因此黄金交易也十分活跃,上海滩甚至成为了世界第三大黄金交易市场。
民国时期上海滩
虽然国民早在1935年就禁止市场买卖流通黄金和白银,并要求全部兑换成法币,但是由于国民党糟糕的货币政策和低效的行政能力,尤其是抗战爆发后,国民党统治区内通货膨胀极为严重,法币飞速贬值。因此,国民党的这一禁令从未彻底实行。
黄金,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黄鱼?,一直是民间最坚挺,也是最被认可的等价物。制作的小黄鱼的原料是由美国进口的金砖,由当时的国民中央造币厂进行切割后,使用半自动金条压轧机制成不同重量的金条。
民国金条
按照中国传统的计量单位,金条以?两?为基本重量单位,通常来说,金条分为三种,分别为十两,五两和一两。当然也有半量等其他规格。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一般将一两重的金条称之为小黄鱼,10两重的自然是大黄鱼了。中央造币厂制的金条上,会压有中央造币厂、日期等字样。
民国期间的大部分金条,都是在1945年到1949年之间生产的。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后,也将储藏于金库的大量金条运至台湾,而这些数目巨大的金条也成为台湾后来经济腾飞的基础。
那么,这些小黄鱼到底价值几何呢?我们都知道,在使用公制之前,中国旧制一斤为16两,所以民间也有半斤八两之说。因此,当时的一两金条,大约相当于今天这样单位的31克。所以,小黄鱼,也就是一两的金条为31克黄金,而大黄鱼也就是10两的金条,自然是310克了。
小黄鱼
如今黄金的价格一直徘徊在1克270元左右,因此,按照金价单纯计算黄鱼的价值,一两的小黄鱼价格约为8370元,而大黄鱼自然是83700元了。
当然,这么计算小黄鱼的价值是并不合理,黄鱼作为民国时期铸造的金条,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因此,它的实际价值比金价核算要高得多。如图所示,有的收藏家将一条小黄鱼开价到黄金本身价值的两倍。
小黄鱼
作为毋庸置疑的硬通货,小黄鱼在民国时期的购买力自然也十分强大。据说民国期间,一条小黄鱼可以买二亩良田,3到5条小黄鱼,就可以在北京买一个小型的四合院。
当然,如今北京的四合院早已是天价,如果按一个四合院一亿元来计算的话,相当于民国时期的12000个小黄鱼的价值。不过,盛世与乱世的房屋价值,本身也不具可比性。
北京四合院
据统计,截止到1949年3月,国民党共生产了各种重量的金条约有111万条,重量大约为153万两。但是,由于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后,绝大多数金条都被带去台湾,留在大陆的金条并不多。
而且,被留在大陆的金条大多数也被银行回收并融化,因此,民间存有的金条数量十分稀少,再加上金条特定的历史时间,小黄鱼也成为收藏家最爱收藏的藏品之一。它的价值,也不能简单地用金钱来衡量。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