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油价下跌,国内油价暴涨,这到底是为什么?

2.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23%回到俄乌冲突爆发之前

俄乌冲突概念股_俄乌冲突国际原油价格走势

自俄乌冲突发生以来,地缘政治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国际贸易及世界经济遭受严重冲击。因美欧国家对俄实施经济制裁与反制裁而产生连锁效应,最终通过大宗商品、贸易渠道、金融资本等,不可避免地对中俄贸易产生短期和长期影响。

一、中俄贸易的现状

近年来,中俄在政治、经济、 科技 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化,在两国高层引领下,中俄增强战略互信,签订了《关于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等协定,双边经贸规模不断扩大,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呈现出“全方位、深层次、高水平”的特点。2018-2020年连续三年中俄贸易总额超过1000亿美元,2021年双方贸易额突破1400亿美元。中国已经连续12年成为俄罗斯的最大贸易伙伴,俄罗斯则是中国第十大贸易伙伴,中俄贸易额正向2000亿美元目标迈进。

从中俄贸易结构来看,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但国内油气储量有限,主要依靠进口。俄罗斯能源储量丰富,是世界重要能源出口国。中国把俄罗斯当作最可靠的能源供应者,能源合作一直是两国合作中分量最重、成果最多的领域。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商品中,石油、天然气占比60%以上,其次是矿产品、金属制品、木材、农产品等。中国对俄出口商品中,主要包括机电产品、纺织品、农产品等。从整体来看,能源、原材料、机电产品、农产品在双边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且具有强烈的互补性。

二、变局中的危与机

俄乌发生冲突后,美欧国家在贸易、金融、 科技 、运输等领域对俄罗斯实施了全面制裁,俄罗斯经济遭受到严重损失,对外贸易发生格局性变化,也对中俄贸易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进口方面。

1、油气能源。油气是俄罗斯的大宗出口产品,其原油出口占全球贸易量的10%,天然气出口占全球贸易量的近20%。俄乌冲突后,美欧已停止或减少对俄罗斯的油气进口,俄罗斯能源出口受阻,进而更加依赖中国、印度等亚洲市场。出于能源安全需要,中俄把能源合作上升为为国家战略,两国建设了跨境石油和天然气运输管道,能源贸易额逐年提升。2021年中国进口俄罗斯石油、天然气总额达509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64%。俄乌冲突后,国际油气价格大幅上涨,但中俄双方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能源交易价格保持相对稳定,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小。从长期看,地缘政治变化将进一步拉近中俄能源合作,双边能源贸易将持续保持在高水平状态。

2、粮食。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供应国,世界最大的小麦出口国,在国际粮食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21年,俄罗斯小麦出口3290万吨,占全球粮食贸易额18%。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粮食在基本自足的情况下,每年仍需进口一定量的粮食。2020年中国小麦进口838万吨,占俄罗斯小麦出口量的1/4。俄乌冲突后不仅俄罗斯粮食出口受阻,还影响其从国际市场进口农药、等农资,这将导致今年出现粮食生产和供应出现波动,世界粮食总体供给水平面临较大风险。同时为先保障国内粮食安全,相关国家对粮食出口进行了限制,进一步使国际粮食市场供应紧张,推动粮价上涨。今年五月,俄罗斯国内食品价格上涨达20%。近期中国放开了进口俄罗斯粮食地域限制,但由于市场价格波动,我国从俄进口粮食将受到一定影响。

3、化肥。俄罗斯是世界最大的氮肥和尿素出口国、第二大钾肥出口国和第三大磷肥出口国,俄乌冲突前,俄罗斯年钾肥出口占全球贸易量的19%,对全球化肥供应具有重要影响。中国化肥进口主要来自俄罗斯,进口俄罗斯化肥占据我国进口总额的30%以上。俄乌冲突使俄罗斯化肥生产受到波及,一些化肥生产企业面临停工和减产的危险,加之对俄罗斯的贸易禁运,打破了化肥市场的供需平衡,化肥价格上涨会导致中国进口化肥成本上升。

4、煤炭。俄罗斯煤炭储量居世界第二,其煤炭热值高、质量好,由于炼钢需求,我国每年进口一定量的俄罗斯煤炭。2021年中国进口俄罗斯煤炭891万吨,占进口总量的27%,中国已成为俄罗斯最大的炼焦煤买家。俄乌冲突后,西方国家避开了俄罗斯的煤炭供应,中国作为煤炭消费大国,抓住机遇增加俄煤进口。仅4月份进口量就达137万吨,创下 历史 纪录。导致我国进口俄煤大幅增加的因素有三个,一是西方制裁使俄罗斯进行市场转向,将煤炭降价促销。4月份国际煤炭市场价格为每吨473美元,中俄煤炭的平均交易价格为每吨386美元。二是由于中国近期减少了从澳大利亚的煤炭进口,而转向俄罗斯市场。三是前不久我国放宽了煤炭进口政策,将煤炭进口税率降为零,降低了进口成本。据相关机构预测,2022年中国可能继续增加俄罗斯煤炭进口,总计超7100万吨。 (二)、出口方面。

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美欧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层层加码、步步紧逼,撤出在俄罗斯合资企业,对俄实行严格的出口限制。多个因素导致俄罗斯对中国商品的依赖性更强,俄罗斯市场对中国进一步开放,中国对俄贸易出口迎来新机遇。

1、 汽车 。以小 汽车 为例,俄罗斯家用轿车制造业曾经有过一段辉煌 历史 ,自苏联解体后整体处于衰落态势,目前大部分需要进口。进口国主要是美国、德国大众等车企均停止了在俄罗斯的经营活动,为中国车企大举进入俄罗斯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预计,未来俄罗斯必将进一步加大从中国的小 汽车 进口量,中国车企在俄罗斯迎来了难得的市场机遇。

2、电子产品。俄罗斯重工业比较发达,轻工业特别是电子产业相对落后。俄乌冲突后,许多西方国家的 科技 巨头,如说苹果、三星、爱立信等宣布停止了在俄罗斯的业务,俄罗斯电子产品市场出现巨大空缺,如此大的消费市场,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个良机。我国对俄罗斯出口一直以机电产品为主,如家用电器、智能手机、无人机等。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的家电制造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一些家电企业还在俄罗斯拥有工厂和研发基地,如海尔智家在俄罗斯建设了4个工厂,白色家电正成为中国产品对外的一张名片。在智能手机方面,华为、小米等国产品牌异军突起,在俄罗斯拥有很大的市场,深受俄罗斯消费者欢迎。特别今年3月份后,因西方产品出现市场空缺,中国电子产品在俄罗斯的销量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媒体评论称,目前俄罗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中国电子产品。

3、纺织类产品。俄罗斯是中国纺织品类产品重要的出口市场,在双边贸易中服装等纺织品占据很大比重。自2000-2020年间,中国对俄罗斯纺织类产品出口额增长了近6倍。达到76.5亿美元。在俄罗斯进口纺织类产品中,中国产品占据其三分之二以上,居于市场主导地位。其次是意大利、土耳其、法国等产品占据部分高端市场。俄乌冲突以来,西方超过百家时装零售商关闭了在俄罗斯的店铺,撤离出俄罗斯市场,为包括李宁、安踏等中国品牌进军俄罗斯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相对于西方品牌,中国品牌服装质量优良、价格适中,更适合俄罗斯的消费市场。

4、农产品。由于气候寒冷,俄罗斯水果、蔬菜等农产品部分依赖进口。每年秋冬季节中国对俄出口大量新鲜果蔬。特别是在俄远东地区,苹果、香蕉、番茄等果蔬产品满足着俄罗斯居民的餐桌消费。中国果蔬出口以陆路运输为主,通过绥芬河、满洲里等口岸输往俄罗斯。俄乌冲突后,俄罗斯对来自美、澳、加等国农产品实行进口限制,为弥补禁令造成的供应短缺,势必加大了从中国的进口量。为扩大出口需要,近期在黑龙江省东宁口岸,已设立对俄蔬菜、水果跨境出口贸易专区,并设海关监管库、专用物流运输、储藏等设施,这将会大大减少果蔬出口清关时间。

三、建议和应对措施

一直以来,中国产品在俄罗斯市场占有很大比重,冲突发生后俄罗斯经济与西方国家出现脱节,客观上为中国产品扩大在俄罗斯市场占有率创造了有利条件。当然,中国产品进入俄罗斯市场时需要做好研判,在把握机遇的同时,一方面要注意规避时局和政策变化产生的风险,另一方面要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杜绝冒伪劣商品,保障在俄罗斯市场的良性竞争。国内企业可根据俄罗斯的政策和市场调整,取灵活多变方式填补市场空白,拓展新兴贸易领域。

1、加快电商产业布局。俄罗斯人非常喜欢社交网络,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网上购物。2021年俄罗斯电商市场规模为330亿美元,预估2022年将达到440亿美元。大数据显示,家电产品在俄罗斯的电商网购中占比最高,达到了30%以上,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巨大市场。

2、扩大转口贸易。由于美欧与俄罗斯进行相互经济制裁,停止了绝大部分贸易活动,但相互间的市场需求仍然存在。未来俄罗斯商家可能会取变通方式,如借道中国进行贸易转口第三国,这为从事转口贸易服务的企业带来了机遇。

3、开展平行进(出)口。所谓平行进口,是指未经相关知识产权人授权的市场销售行为,俗称“合法水货”。因美欧产品纷纷撤出俄罗斯,为填补市场需求,今年5月,俄罗斯发布允许平行进口政策,平行进口商品清单包含 汽车 、化妆品等96种商品。中国企业可利用俄罗斯这一政策,研究市场方案开展出口业务。

4、规避汇率风险。当前,俄罗斯开始在商业活动中去“美元化”,并以人民币、卢布等货币进行结算。国内企业在开展贸易活动时,应密切关注卢布汇率变动和结算方式,增强风险意识,避免遭受损失。

国际油价下跌,国内油价暴涨,这到底是为什么?

据宗迹期货数据(一站式期货数据决策,提供期货基本面数据、资金数据、研报等)官方了解到:

俄乌冲突加剧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俄乌军事冲突爆发后,大宗商品价格加速上涨的问题备受关注。但是我们观察,大宗商品上涨的过程实际已经持续了有大概两年的时间,换句话说,俄乌冲突是不是只能说是大宗商品上涨趋势中的一部分?

基本上是这样。大宗商品具有商品、金融和地缘政治三重属性,从而大宗商品价格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供给和需求;二是大宗商品由美元计价,会受美联储货币政策和美元汇率的影响;三是地缘政治因素,比如俄乌战争和中东地区的冲突等。

目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受到供需、货币金融和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首先,疫情引起的经济紧缩,需求减少,投资下降,加之失业、封城等管控政策,整个大宗类商品生产受到很大的制约。第二,从供给面来看,全球都存在港口运输不畅的情况。运输成本急剧上升,供应链不畅,增加了大宗商品的运输成本。第三,近来毒性下降,很多国家疫苗接种加快,防疫开始放松,全球经济在明显复苏和反弹,大宗商品需求上升。但大宗商品的产量和供给因前期的投资下降而难以快速上升,比如能源、矿产领域的投资均有一个较长的时间周期。相对于一般工业制成品,大宗商品的一个明显特点是供给和需求弹性都较低,容易产生价格的大起大落。当需求上升时,供给跟不上,价格就会大幅上涨,加之运输成本上升,就会出现当前价格普涨的问题。此外,美联储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流动性过剩也导致了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在地缘政治方面,俄乌冲突是影响大宗商品最为重要的因素。虽然俄罗斯本身经济规模并不大,但它是能源超级大国,是第三大原油生产国,第一大石油产品出口国,第二大天然气生产国和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第三大煤炭出口国。另外,俄罗斯也是重要的粮食出口国。所以俄罗斯在大宗商品领域的地位非常重要。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禁止进口俄罗斯的石油,西方国家企业抵制俄罗斯的石油。欧洲如果不购买俄罗斯的能源产品,就要去抢非俄罗斯的能源产品,对其他国家的产品需求急剧上升,必然造成俄罗斯的能源供给过剩,但是其他国家能源产品供给短缺,导致俄罗斯与其他国家的能源产品之间存在大幅价差。俄罗斯则只能以较大的价格折扣销售能源产品,目前它的乌拉尔原油和布伦特原油的价差30美元/桶左右。

另外,美欧的制裁还包括禁止向俄罗斯出口先进的能源生产设备和技术,禁止对俄罗斯进行新的投资,甚至要求企业撤出俄罗斯,油服公司也纷纷撤出了俄罗斯市场。从而,俄罗斯的油气行业获得技术和资本设备的能力减弱,产量也会减少。同时,俄罗斯的港口和航运企业被制裁,其船只不能到西方国家的港口,西方国家的船只也不停靠俄罗斯黑海的港口。不过,粮食、药品等人道主义物资除外。这样造成俄罗斯的货运不出来,即使通过其他方式运输,也会增加很多成本。

这样,从供应端到运输链条都加大了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压力,这显然是美西方制裁俄罗斯的人为因素引起的。

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23%回到俄乌冲突爆发之前

国际油价下跌,国内油价暴涨,这是因为我们的石油公司有一套联动机制,由于各种原因,国际原油涨价的时候,就会非常快速地联动涨价,因为石油公司是及时运转的,一边在卖石油,一边在买石油,国际原油涨价了,进货成本就会上涨,所以他们会第一时间马上涨价,以抵消进货成本的上涨。

相反,如果国际原油下降了,虽然进货成本也下降了,但是前期进货的库存的成本还是原来的成本,并没有下降,所以在售的油价并不会马上进行下调。说到底,石油公司就是商业公司,商业决策要优先服从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国际原油涨价,如果不快速涨价就会亏钱,所以马上快速跟涨。

而国际原油下跌,保持暂时不降价,并不会损害利润最大化,这个降价的时间可以迟缓一步,这个时间点滞后并不会造成公司商业利润的损失。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际原油的上涨与下跌存在像股票一样的短线行为,因为国际原油的波动往往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有关。

而国际形势的瞬息万变让国际原油价格波动无法一下子判断是短期波动还是长期波动,这就存在一个合理的观察时间窗口,同样这个时间观察窗口的制定也要符合公司商业利润不减少的原则。也就是说,如果涨价,即使是短期涨价,那也必须马上跟涨,因为这样就可以避免误判造成的利润大量损失。

相反,如果降价,就不能马上降价,因为一旦降价后发现是暂时下降,又马上涨回来会给人一种随心所欲不稳定的印象,所以国际原油降价后,观察一段时间,确定属于长期降价后商业石油公司才会跟进。

在刚刚过去的三季度,全球市场上除美元外,几乎所有主要资产标的都在下跌。不过即便如此,油价的表现之低迷,依然出乎了许多市场人士的意料。

行情数据显示,全球基准的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本季度已累计下跌了约23%,这使得油价已回到了2月底俄乌冲突爆发之前的水平。

布伦特原油第三季度的低迷表现,是自2020年3月疫情爆发之初那个季度以来最糟糕的季度走势,当时布伦特原油价格单季重挫了约60%。

在油价走软的同时,美国国内汽油零售价格和能源股的股价也出现了同步大跌。自今年6月触及2022年高点以来,美国能源股的市值已经下跌了约四分之一。今年夏天在加油站需要花费超过5美元一加仑买油的美国司机,如今则只需花费不到4美元。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石油行业的这种跌势是违反直觉的——原油供应依然紧张,能源公司并没有提高产量,许多买家仍在回避购买俄罗斯的石油。

CBIZ投资咨询服务公司(CBIZinvestmentAdvisoryServices)首席投资官AnnaRathbun表示,“在所有条件几乎都相同的情况下,油价在供应依然短缺的情况下跌至俄乌危机前的水平以下,这是说不通的。”

不过,原油空头们显然也有着他们自身的抛售理由。他们指出,对需求减少的担忧正愈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推动了从埃克森美孚到航空燃料和柴油等所有商品的下跌。世界各地的央行都在迅速提高利率以遏制通货膨胀,这打击了金融市场,拖累了全球经济。

由于美联储试图遏制通胀而不断激进加息,美元走强同时也给油价增加了压力。对海外买家来说,大宗商品因此变得更加昂贵。

交易员们还对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感到不安。世界银行本周预计,2023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将放缓至0.5%,人均GDP则将萎缩0.4%,意味着全球经济陷入衰退。

后市仍有变数

目前,许多人正担心原油市场的价格波动可能会延续到年底。美国将在10月份结束战略石油储备的释放,分析人士正在密切关注这一的影响。

当然,更多华尔街投行仍预计油价在三季度的大跌可能只是暂时的,后市可能仍将有大把的上行空间。摩根大通就表示,驱动需求的反弹、能源公司对资本支出的持续投资不足、伊朗石油仍无法进入市场以及OPEC的潜在减产风险,都可能使油价在今年第四季度重新飙升至每桶101美元。

总部位于休斯顿的能源研究情报和咨询平台CorbuLLC的董事总经理SamuelRines称,“现在的油价约为每桶80美元,在这里买入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交易。”

可以预见到的是,俄乌冲突的进展仍将持续影响能源市场的走向。由富裕国家组成的七国集团(G7)在9月初推出了一项,试图为俄罗斯石油在全球市场上的价格设置上限,以限制俄罗斯的石油销售收入。一些业内人士预计,价格上限将软化欧盟全面禁止进口俄罗斯原油的,该将于今年晚些时候生效。

另一个可能支撑油价的因素是:美国油气公司目前仍把向股东返还利润,放在了扩大产能之前,这表明油市供应仍将有限。

“真正的问号之一是需求会发生什么。我想告诉你,即使在2019年的水平上,市场也是相对紧张的,”埃克森公司首席执行官达伦-伍兹在此前的财报业绩电话会议上表示。

这正促使一些投资者更深入地涉足该行业。HennessyFunds的能源转型基金投资组合经理BenCook表示,该基金已经增加了石油和天然气公司相对于可再生能源公司股票的权重,因预计油价会因为供应不足而上涨。

Cook指出,“鉴于我们对大宗商品的前景预测相当强劲,我们认为能源股的表现将紧随其后,我们更青睐那些在大宗商品领域有良好敞口的公司。”